当前位置:首页-资讯动态

新诚智慧教你如何正确识别真假保健食品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2-06-14

资料显示,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,养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。《2017—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目前已超过万亿元,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,其中18—35岁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.7%。

近期,我们发现,很多消费者平常通过一些渠道购买了很多保健食品等,其中也有很多糖友等,吃了血糖下降控制的很明显,但只要停下来不吃,血糖就直接上涨的很厉害,结果仔细一看是假“保健品”甚至有些还有“非法添加”的劣迹。面对市场上声称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种产品,有些是保健食品,有些是食品,甚至还有不少非法添加的产品,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,一定不要贪图便宜,要学会正确识别,提高对假冒伪劣保健品的“免疫力”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辨别真假保健食品

01看蓝帽子

保健食品在主要展示面左上角会有“蓝帽子”的标识,无“蓝帽子”标识的都不是保健食品,不可以宣传功效。


02

看批准文号

保健食品在“蓝帽子”下方,会标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。其批准文号格式为:“国食健字GXXXX、国食健注GXXXX”等。而普通食品不需文号,有些普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欺骗消费者,在产品包装上标称一些如“XX食监字XX号”等类似批号,此类伪造批准文号的产品一般都不是正规产品。

03

看产品名称

正规保健食品,不会在产品名称中体现产品的功效。通常是以产品原料命名,如“XX鱼油软胶囊”,说明其主要成分是“XX鱼油”。类似“XX化糖胶囊、XX消糖片”,这一类在产品名称中出现“化糖、消糖”等代表功效的字眼,一般都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。

04

看包装要素

(1)保健食品包装必须注明以下项目:名称、净含量、原辅料、功效成分及含量、保健作用、适宜人群、食用方法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、储藏方法、执行标准、注意事项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、生产许可证号。


(2)保健食品包装上,不得出现说明书以外、且与生产企业无关的内容。例如“植物胰岛素、胰岛修复、美国技术”等暗示功效或者先进技术的词语。


(3)保健食品需要标注警示语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。


(4)按照标签通则要求,保健食品包装上,商标名不得大于产品名称,且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奇异的字体。例如曾经致人死亡,被国家食药监局通报要求查处的“三消稳糖”,外包装“三消稳糖”字体很大、且很夸张,但是产品名称“瓜瓜胶植物复合胶囊”字体却很小。如下图:





(5)看包装上是否含有“禁忌语”。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;含有“安全”、“无毒副作用”、“无依赖”等承诺;含有“最新技术”、“最高科技”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,基本可以判断为非法产品。

(6)查看保健功能,目前我国保健食品批准的功能有27项。除此27项以外的保健功能都是非法产品。如保健食品在调节血糖方面批准的功能是“辅助降血糖”,产品标识“调节血糖、降血糖”等,则都为非法产品。

05

看保健食品目录

目前保健食品功能批准的目录主要如下:

增强免疫功能;

辅助降血脂功能;

辅助降血糖功能;

抗氧化功能;

辅助改善记忆功能;

缓解视疲劳功能;

促进排铅功能;

清咽功能;

辅助降血压功能;

改善睡眠功能;

促进泌乳功能;

缓解体力疲劳功能;

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;

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;

减肥功能;

改善生长发育功能;

增加骨密度功能;

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;

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;

祛痤疮功能;

祛黄褐斑功能;

改善皮肤水分功能;

改善皮肤油分功能;

调节肠道菌群功能;

促进消化功能;

通便功能;

对胃黏膜有辅助保护功能。

06

政府官网查询真假

如果实在分不清楚,可以登录以下官网查询

>>>>
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

https://www.samr.gov.cn/

>>>>

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

http://ypzsx.gsxt.gov.cn/specialfood/#/food


查询保健食品相关真实信息,并与购买到的产品进行生产企业、保健功能、用法用量等信息核对,如有差异,则为假冒伪劣产品。

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,具有调节机体功能,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,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。本质还是食品,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,因此广大消费者使用保健品如果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,就应当进一步加强甄别。

千万别“贪恋”效果,从而造成身体的伤害,延误病情。

目前国家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直对保健食品保持严格监管态势,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。如果消费者在生活中遇到非法保健食品,建议及时拨打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电话,或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反映,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返回列表